對話企業(yè)家陶利——做企業(yè)靠 19年前,他是一個程序員,初出茅廬,經驗不足,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;
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,由河南省商務廳,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
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?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,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,假如要停止服務器
小米電視開啟首輪搶購,首批3000臺只用了1分58秒的時間就被一搶而空。然而,“技術派”網友直指小米涉嫌制造虛假搶購,這讓一路伴隨饑餓營銷“罵名”的小米再次被推向在輿論的風口浪尖。
從但是古話說得好,常在河邊走,哪能不濕鞋?誕生那一刻起,小米走的就是“發(fā)燒+平民”的品牌路線,再配上“擠牙膏”式的供貨,“米粉兒”瘋狂搶購加望眼欲穿,饑餓營銷總是“屢試不爽”。饑餓營銷是沖著人性誕生的營銷方式,它會讓你覺得,它是世上最值得擁有的資源;它會讓你覺得,擁有它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;它讓你成為它的鐵桿粉絲,就像小米的“米粉”一樣。這就是饑餓營銷的魅力。
饑餓營銷誠然有一定的實踐合理性,但是饑餓營銷是否是可適用于任何行業(yè)任何時代的萬能公式呢?我們的“雷布斯”就要三思后行了。
饑餓之后得有糧,畫餅無法充饑
縱觀國內外財富大亨,“饑餓營銷”的營銷戰(zhàn)略已經被多人運用得爐火純青。其中,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外高手是喬布斯。記得蘋果平板電腦iPad剛上市很熱銷,有時斷貨,造成一些時尚人士找店長預留,甚至高價買水貨,這無形中更加加大了蘋果iPad的知名度和更多的人的購買欲。從iPhone4開始到iPad2再到iPhone4s,蘋果產品全球上市呈現出獨特的饑餓營銷模式。
但是除了進行有計劃的“饑餓營銷”外,蘋果也巧妙地整合了硬件和服務做后盾。蘋果通過銷售一系列硬件,造就了一個數字媒體的發(fā)布渠道,或者稱作銷售數字產品的虛擬沃爾瑪,蘋果通過這個渠道服務于傳統的唱片公司、電影公司、軟件公司等,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這些公司傳統的發(fā)布渠道,通過這種服務,蘋果取得利潤。
可以說,蘋果是給消費者造勢饑餓后,適時供給,而且供給的不是糧食,是美味,這樣的產品怎么會不受追捧?反觀小米,“饑餓營銷”倒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,供貨不足的消息不絕于耳,給消費者的饑餓感十足,此時適時的產品供應方是完備的營銷效果。如果只是用畫出來的餅給饑餓的消費者充饑,或者人已經餓死了糧還沒有供應上,這樣的營銷恐怕就是“機關算盡太聰明,反誤了卿卿性命”。
手機不是地產,不是“奇貨”不“可居”
國內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(yè),和記黃埔曾在全國8個城市土地價格近100億元的13個項目有不同程度的疑似閑置。這樣的案例非此一家,很多企業(yè)都把土地當做一種可居的“期貨”。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形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內地房地產一直保持高速發(fā)展,地價和房價均上漲數倍,部分城市甚至超過10倍。另外還有一些壟斷、政策等適合囤積土地的土壤。
不同于地產,像小米手機、小米電視這類的電子產品,本身就有消費性、及時性。二者有天壤之別。人們對電子更多的期許是潮流、時尚、炫目、土豪,所以,小米打從娘胎里就注定了要跟從時代腳步,追隨消費潮流。電子產品更新速度越來越快,兩三個月前的頂級配置產品過不了多久可能就是“大路貨”了。和價格飆升近十年的土地相比,電子產品簡直不可同日而語。
小米電視的硬件成本估計在兩千多元,已接近其銷售價格,小米公司獲利微薄。小米要想獲利,必須等到液晶面板和元器件價格降到更低才會大規(guī)模生產。但如果等到電視的零部件成本有明顯的降低,那么其他品牌的產品也自然會降價,消費者很難占到真正的便宜。小米這樣的伎倆一次兩次也許會奏效,但時間是檢驗真理的標桿,“米粉”還能不能繼續(xù)這樣給面子呢?這樣的“奇貨”是否值得“居”或者以什么方式“居”恐怕就要費些心思了。
饑餓營銷,看人下菜碟
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,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用饑餓營銷。饑餓營銷,其存在,必有其合理性;其存在,必有其生存的土壤。但饑餓營銷也不是每一個品牌都玩得轉,找準時機,在最恰當的時機以最恰當的方式切入市場,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看人下菜碟,這樣才能使其發(fā)揮其巨大的市場影響力。
包括小米在內的注重用戶體驗需求的國內互聯網企業(yè),若要不斷成長,擠破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價格的虛高泡沫,讓國產科技品牌能在世界電子消費品“列強”中占得一席之地,必須正視自己對產業(yè)鏈的掌控能力和商業(yè)盈利模式,讓用戶真正享受到實惠,而不是慣性模仿,僵硬套用。否則,還會有多少“米粉”可以重來,多少“×粉”可以重來,heaven knows !
2014/6/26 10:41:49發(fā)表61.136.101.50因為小米用的饑餓營銷,手機到處都是,還來這招,哥很反感,果斷選用其它品牌手機,手機買了幾個了,就不愿買小米,也到店看過這些產品,不咋地。